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研究成果 >> 研究进展

图塔蒂斯小行星表面的碎石及撞击坑等地质特征研究
文章来源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6-04-18    【字号:

碎石在太阳系小天体表面是普遍存在的,他们的分布有助于揭示小行星的地质演化和撞击历史。利用嫦娥二号探测数据,在图塔蒂斯小行星表面共识别出200多个碎石,大小从10到61米不等。对碎石的累积大小频率分布统计显示,它们呈现较陡的斜率(-4.4 ± 0.1),表明自形成以后遭受了较高程度的破碎过程,或来自后续撞击改造,或来自小行星表面昼夜温差变化引起的热疲劳(Thermal fatigue)。研究表明,大部分大于20米的碎石不是小行星表面撞击过程形成的溅射物,而是图塔蒂斯小行星母体形成时的残留碎片。这为其碎石堆(Rubble-pile)的结构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。此外,撞击坑的累积大小频率分布图显示,图塔蒂斯表面的撞击坑保留年龄约为16亿年。与日本隼鸟号探测的丝川小行星(Itokawa)相比,同样作为近地小天体,图塔蒂斯和丝川小行星表面的碎石均相对均匀分布,而不是集中在撞击坑的周围。不同的是,图塔蒂斯表面的碎石分布斜率陡得多,可能与热疲劳过程有关。该项成果为研究小行星的形成演化和撞击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(Jiang, Ji, Huang et al., Scientific Reports, 2015)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塔蒂斯小行星正面的碎石统计图